TCD發泡實驗的操作流程是怎么進行的
發布日期:2020-06-28
經顱多普勒廠家澳思泰了解到,許多購買tcd儀的客戶在咨詢產品時,都會了解設備是否可以做TCD發泡實驗。
TCD發泡實驗是利用經顱多普勒超聲的鹽水激發實驗,進行顱內栓子檢測。其相對于經食道超聲及經胸骨超聲,安全、無創、無不舒適感,陽性率高。主要適用于不明原因的腦卒中、不明原因的暈厥、偏頭痛(尤其是有先兆的偏頭痛受檢者)。
TCD發泡實驗的操作流程是怎樣進行的呢?下面澳思泰分享給大家。
1.確保屏幕設備調節無誤、病人準備就緒。
病人進入檢查室前,應確保環境溫度適宜,光線不應引起檢查設備的反光,避免傷害病人。確保檢查設備和病人移動所需的足夠空間,特別是病人行動不便時。預先準備好所有的一次性用品和消耗品。準備病人衣著并鼓勵病人了解操作步驟。特別注意應使病人安心,向病人解釋操作過程,并回答一切問題。病人應處于斜臥位,伸開前臂。將所有相關病史和臨床數據記錄在案。最后,將病人和檢查裝置擺好位置,確保方便進行Valsalva咬口、頭架、靜脈穿刺等操作。
2.安放檢查裝置
將電源打開、準備病人資料。病人就做后,向其講解操作過程。病人處于仰臥位、頭部輕輕抬起,調節探頭處于位置:將探頭放在顳窗,用于檢查顱內血管、可篩查出注射的手振生理鹽水微泡。采用多通道TCD技術,可同時篩查多個深度和多條血管。調節合適的取樣容積和篩查深度。在肘前靜脈進行穿刺。
3.完成檢查
栓子的信號可以在一段屏幕上顯現,并可被識別出來。首先要準備在進行一次標準的Valsalva動作時快速注射手振生理鹽水。根據分級量表對栓子數和“雨簾”進行量化分級。給病人出打印好的報告。
【標準的Valsalva動作】
為了確保每一個病人都能有效的完成標準Valsalva動作,在正式注射前進行一次練習。指導病人做一次深呼吸,用力吹起,使壓力表刻度達40mmHg,并堅持10秒鐘。一個有效的Valsalva動作可在動作時發現血流速度減慢,10到15秒后出現反應性充血,并在Valsalsa動作后發現血流速度增加。
【手振微泡注射】
準備2支10ml注射器,一支抽9ml鹽水和1ml空氣。用三相開關連接2個注射器,用21號或更大的蝶式注射針頭,針頭注入肘前靜脈,通過一個塑料伸縮管與三相活塞相連。如果應用止血帶,穿刺成功后去掉止血帶,并推入少量鹽水以清除針口的血液。用紙膠帶穿過針頭的碟形根部,來固定針頭。通過三相開關將少量血液抽入1個針管。(血液的作用是增加氣泡在血液中的懸浮時間以確保可篩查到)在注射前,應充分振蕩鹽水、空氣和血液制成血、鹽水和空氣的混懸液。制成的微泡造影劑將在Valsalva動作時進行注射。
4.結束檢查